网站首页 智库简介 国际会议 大湾区研究 气变与治理 创新发展 民营经济 发表论文 联系我们
武汉大学官网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新闻中心
辜胜阻教授出席中国市场准入与企业发展高层论坛并演讲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发布时间:2007-06-21  

2007年中国市场准入与企业发展高层论坛日前在京举行,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应邀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36条”)颁布两年来,在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些领域朝着“形成公平的竞争秩序,培育多元的竞争主体”的方向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是,他同时强调,在“非公经济36条”出台后的重要经济转型期,民营企业要真正实现市场准入平等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民企自身素质而言,企业在人才管理、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战略管理等方面依然内功不济,是否完全有能力进入一些重要垄断行业并站稳脚跟存在障碍;就外部市场环境而言,许多领域对民企依然设置有过高的准入门槛,融资困难、政商关系扭曲等问题依然牵绊着企业拓展市场的脚步。企业内强自身素质,政府外优市场环境的内外“兼修”之道才是民营企业实现有条件进入市场、有能力占领市场、有实力开拓市场的必由之路。

提高自身素质是民营企业拓展新市场的基础。辜胜阻认为,民营企业重点需要在三个方面苦练“内功”:一要广聚贤才,改变人才流失率过高的现状。人力资源的短缺是民营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提升竞争能力,占领拓展市场的主要瓶颈之一。优秀企业的人才流失率应在15%左右,而我国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率接近30%。中小型民营企业近几年的人才流失率达50%以上,一些生产企业人才流失率竟达70%。另据调查,在民营科技企业的长期职工中,拥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总数的19%。民营企业急需通过制定实施科学的人才战略,吸引高级人才,稳定员工队伍,强化员工素质。二要制度创新,变革过分依靠“人治”的家族化管理模式。中国大约90%以上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由于家族产权降低代理成本、家族信任节约交易成本、血缘关系形成较强凝聚,民营企业“家族化治理”模式虽然在创业和企业发展初期有其合理性,但是存在治理结构的封闭性、管理决策的随意性、代际传承的排他性等诸多局限。家族化管理制度很难使企业长大,也难使企业做强。改革过分依靠“人治”的家族化管理需要建立“家人”与“外人”(职业经理人)共同参与的“互信”的治理模式,坚持“互信、分享、共治、多赢”为基本原则。三是避免盲目多元化,实施“归核化”战略,做大做强核心主业。全国工商联的调查表明:我国80%左右的企业是多元化企业。中国民营企业寿命普遍不长,中国民营企业100强的平均寿命7.5年,90%以上的企业寿命为2.9年,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30年,美国为40年。盲目多元化是中国民营企业寿命普遍偏短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度多元化的企业需要实施“归核”战略,降低多元化经营程度,将企业经营事业的重点放到主营业务上,实现“回归”主业和主业重构,把核心主业做大做强。

从外部条件来看,优化市场环境是解决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关键。辜胜阻对此提出了几点看法:一是进一步打破垄断,化解民企市场准入的“玻璃门”。市场准入的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重中之重是打破垄断。“非公经济36条”的出台给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近年来大量有碍市场准入的壁垒性文件得到了清理,在文化产业、武器装备、民用航空、手机终端生产、铁路运营等行业,民营企业的进入都获得了一定的突破和发展。但是,民企的市场准入环境在一些领域还不尽如人意。一些领域放宽行业准入变成了“上面放,下面望,中间制造顶门杠”。一些垄断性行业对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名曰“开放”,实质则是“明放暗不放”,有的甚至采取措施不断固化自己的垄断地位,形成了“玻璃门”现象,严重阻碍了有效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当前还有部分领域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造成我国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面临双重矛盾。一方面,垄断企业通过高度的行政性垄断或部门垄断、行业垄断获取了巨额的垄断利润;另一方面,大量民营企业只能长期集中于利润率极低的价值链低端领域,依靠拼劳力、拼资源、拼环境,展开低成本过度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形成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应尽早出台《反垄断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改变这种状况。二是理顺政商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问题富豪”的落马与当地的腐败大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不法商人为了企业利润最大化,不惜向掌控经济资源的问题官员行贿。事实证明,政府主导经济资源配置的体制不仅容易使政府效率低下,而且滋生腐败。因此,要理顺政商关系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必须由管理企业的“全能政府”、“管制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政府”转变,改变扭曲的政商关系。三是调整金融结构,通过金融改革切实解决中小民企融资难问题。“非公经济36条”明确提出了要对民营经济进行财税和金融支持。对大型民企,主要问题是市场准入;对中小民企,主要问题则是融资难。民营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弱势群体”,融资非常困难。在经济领域中的“扶弱”也是政府的应承担的职责。为此,要探索发展社区中小银行,让小银行支持小企业,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发展私募基金,规范民间金融,进一步改善融资环境。

演讲过程中,辜胜阻热情地回答了与会者的提问,围绕落实“非公经济36条”过程中如何发挥工商联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解答和互动交流。

 
版权所有 © 武汉大学 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 邮编:430072 鄂ICP备075013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