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院长辜胜阻教授在京主持召开“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与三代企业家”座谈会。来自企业界的知名企业家、学术界的著名学者以及《人民日报》、《证券日报》、《中国企业家》、《英才》等多家传媒界的代表40余人参加了会议。辜胜阻教授首先指出,改革开放近30年来,非公经济的理论飞跃和实践发展,以及每一次的创业浪潮,都为勤于奋斗、敢于冒险的人提供了实现理想的舞台,获得了施展才华、激发潜能的机会,从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企业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背景下,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企业家的代际发展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在简要介绍张维迎、项兵等学者关于中国企业家代际划分的观点后,辜胜阻指出,企业家代际的划分是以企业家生成和发展的时间为标准,以代表性人物为标志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家可以划分为三代:第一代企业家是改革开放以来、1992年之前创业的企业家,这一代企业家既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诞生的科技型企业家,如柳传志,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诞生的农民企业家,如鲁冠球,还有城市边缘人口创业的代表,如傻子瓜子的年广久。第二代企业家是以1992年之后诞生的企业家。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暂行管理条例》和《股份有限公司暂行条例》的出台,大批原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和各方面能人纷纷下海创业,形成了以陈东升、毛振华和田源为代表的“92派”企业家。第三代企业家则诞生于2000年前后、伴随新经济的兴起,依靠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企业家,如马云、张朝阳、李彦宏等。
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赞同“92分界”说法,他本人也是“92派”的提出者和代表者。他认为,1992年《有限责任公司暂行管理条例》和《股份有限公司暂行条例》两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开始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也开始催生真正的企业家。“92派”企业家是过去社会的主流精英阶层从体制内向商界的转移,其核心价值在于,一是现代企业形态的引进,二是将西方先进行业在中国的空白填补上。网络时代诞生的中国第三代企业家是通过“Idea溢价”来创造企业,其贡献在于商业制度的创新和实践,即引进了“创始人制度”和“期权制度”。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基本同意三代企业家的划分,并认为自己属于第一代企业家。他认为,在企业初始发展阶段,在风险极其不确定的大环境下,局部小环境对企业生死存亡意义非常重要。他以联想的发展历程为例,指出,只有不断适应环境、适时调整经营管理战略、努力塑造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
北京大学王建国教授,对企业家的定义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同时,他提出了企业家也可以从空间类型、所有制结构、所依靠核心资源等多维度划分的想法。他风趣的以刘备“空手套白狼”建蜀国的故事,提出了当前最应该受到推崇的是靠资源整合而生的企业家。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认为,时代改革与企业家发展具有相关性,社会改革有利于为企业家发展创造更好环境,而企业家发展也利于深化改革。要通过梳理、概括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家代际成长的共性及其贡献,形成全社会对企业家的肯定和尊重,营造一种“企业感恩社会,社会感恩企业”的良好氛围。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同意三代企业家划分,并认为企业家是一笔宝贵而的财富,也是最稀缺的资源:当前我们社会要解决就业,必须提倡创业;而要创业,必须依靠优秀企业家。当前我民营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障碍,最根本的是资源配置上的不均等,他呼吁,要改变权力配置资源的状况、改变社会对企业家的不正确认识等问题。
中国诚信信用管理公司董事长毛振华、科瑞集团董事长郑跃文、《中国企业家》杂志总编牛文文、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钟朋荣、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王振中、国务院发展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副主任李兰等诸多与会代表,纷纷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改革开放对中国企业家的成长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改善未来中国企业家发展的社会环境的一些建议。
最后,辜胜阻教授作了精辟的总结:从历史的角度看,一个大国的崛起必须依靠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制度因素,二是人的因素。回顾过去,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关键在于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培育了一批富有冒险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的企业家。市场经济制度和企业家阶层的崛起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两大重要因素。展望未来,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一是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需要创造各种良好环境,扶持和鼓励中国企业家阶层的发展、壮大。
整场座谈会,气氛融洽而不失思想交锋的火花,与会代表一致感觉此次会议办得有水平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