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研究院在北京召开2013-2014学年“师生见面交流会”。院长辜胜阻教授主持会议,就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日常学习工作、研究方向选择、论文写作等问题对参会在读博士生给予了详细指导。辜胜阻教授在京的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并进行了交流。
会议开始,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的几位博士研究生汇报了博士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辜胜阻教授分别予以指导并对博士学位论文写作相关问题做了总结。辜胜阻教授指出,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研究生个人综合能力的反映,是对学习态度、语言表达、思维方式、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和独立从事学术研究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考评。辜胜阻教授针对博士学位论文提出9点要求:(1)博士论文选题要从入校第一天开始准备,要在多次作业中寻找感兴趣的方向,夯实相关研究基础,为今后的博士论文写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2)论文要厚积薄发,了解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之前的博士生所做的相关研究。要做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应先“摸到巨人的肩膀”;(3)论文要“背靠理论,面向现实”。既应保证论文选题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又应在调查分析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追本溯源,寻求理论支点,以增强论文的学术理论性。(4)论文要有独到的见解,能简明扼要阐述论文的创新点。为此,要广泛阅读和整理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打造论文的理论“制高点”;(5)论文要聚焦,要有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尽量大题小做;(6)论文开题完成后一般不可随意更改论文选题。通过开题意味着论文选题已经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基本认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研究可行性。后续写作过程中,在与导师充分沟通交流的情况下,可对文章逻辑结构以及框架内容进行适度地微调,切忌大修大改甚至推倒重来;(7)论文写作要认真仔细,消除“硬伤”,尽量避免文法语病和错别字等低级错误。(8)要抓住机会观摩、学习本校和他校前几届学生的论文开题和答辩会,汲取经验教训,做到“未雨绸缪”。(9)要合理安排论文写作时间。与学校和学院保持良好联系,时刻关注论文开题、预答辩、答辩等阶段时间安排,熟悉上述各阶段流程,及早做好准备。
然后辜胜阻教授对研究生攻博期间的日常学习和平时作业提出了相关要求。他指出,平时作业是对学生日常学习的阶段性考察,是培养独立研究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以后相关材料中导师评语、评价的最重要依据。要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按时、高质量完成。对于文献研究作业,要结合作业主题广泛阅读,顺藤摸瓜、合理取舍,要有分析和判断能力,尽可能保留最相关、最详实的文献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消化”、“内化”,提炼形成自己的认知。
辜胜阻教授还就撰写资格论文以及学术论文规范等问题予以指导。他指出,撰写学术论文是博士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功”,是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重要环节。要以平时作业为基础,依据自身的兴趣点和知识积累,跟踪理论前沿,积极主动思考,及时与导师沟通,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相关研究,最终形成学术论文。学生自己撰写并投稿的学术论文,尽量在投稿前抄送辜胜阻教授办公室邮箱,以避免学术道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