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智库简介 国际会议 大湾区研究 气变与治理 创新发展 民营经济 发表论文 联系我们
武汉大学官网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新闻中心
浙江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调研侧记
信息来源;吴、刘报    发布时间:2016-12-14  

(一)

2016年11月16日至19日,因《浙江城镇化转型与小城市发展报告》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与课题组成员一同前往浙江省对姚庄镇、王江泾镇、塘栖镇3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进行了实地调研,收获颇丰。

首先,在调研了3个试点镇后,我感受到了3个试点镇都有着共同的特点:

(1)产业基础扎实。姚庄经济开发区是省级经济开发区,企业众多。王江泾镇传统产业以纺织为主,目前正大力发展智能家居产业,建设智能家居特色小镇。塘栖镇则以传统产业和旅游业双轮驱动,正利用自身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2)人口众多。这些试点镇扎实的产业基础既为本地农村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在3个试点镇调研期间,可以明显感觉到人口远超过普通小城镇,充满了活力。

(3)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硬件较为完善。这些试点镇的交通都十分方便,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硬件均基本具备。例如,姚庄镇建设了体育馆、文体展览中心、姚庄医院、姚庄社会福利养老中心、姚庄中心学校等一批公共服务机构。尤其是近几年的小城市培育过程中,这些试点镇新建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

这些特点反映了这些试点镇已经初步具备了小城市的特征和形态。除了上面提到的共同特点,3个试点镇也各具特色:

姚庄镇的“两分两换”非常具有特色。2008年6月,姚庄镇被确定为嘉兴市“两分两换”试点,即将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地换股、换租、换保障,推进集约经营,转换生产方式;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生活方式。我们重点调研了桃园新邨社区,这是姚庄“两分两换”后农民集聚社区。桃园新邨非常大,居民很多,图书馆、文化礼堂、建设器材等各项公共设施非常完善,周边商场、医疗服务点等一应俱全。目前,桃源新邨住户达2087户8300余人。姚庄通过引导农村居民“带地进城”,使农村居民集聚率达到40%以上,走出了一条农户自愿集聚的新路子。

王江泾的传统产业以纺织产业为主,目前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在推进传统纺织业的高端化发展的同时目前正在积极打造智能家居小镇。我们去调研了智能家居产业园,礼恩派、舒福德、米兰映像等行业龙头企业已经在产业园内入驻。目前,智能家居企业数量从原来的四五家发展至现在的30多家。今年前三季度,王江泾镇智能家居产值24.6亿元,同比增加26.9%,占全镇规上工业产值的23.5%,成为工业经济的一大支柱。

塘栖镇位于余杭区,紧邻杭州主城区。塘栖镇正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合作,建设科技孵化器;引导传统及低效益企业“腾笼换鸟”,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引进和培育中小微创新型企业。同时,塘栖正依托其古镇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在塘栖镇,古镇的外围是现代的商业区和居民区,形成了传统古镇与现代新城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近距离了解了这3个试点镇,它们在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城市形态等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小城市的水平。总结这次调研,最大的感受是:“工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城市兴”。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产称融合是必经之路。产业基础扎实为这些小城镇的居民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既避免了人口流出,也吸引了其他地区的人口流入。人的聚集进一步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使得小城镇进一步繁荣,形成了良性循环。产业发达也为这些小城镇提供了充足的建设资金,使得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另外,在调研中也明显可以看出小城市培育工作对试点镇各方面的提升作用非常明显。

(二)

我于2016年11月17、18日两天跟随师兄在浙江省围绕小城市培育的相关课题分别对嘉兴市姚庄镇、王江泾镇和杭州市塘栖镇进行了实地调研。

在调研之前,老师和师兄就建议我对网络上的一些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事前的准备让我在调研时能够自然地将所见所闻相结合,对小城市培育这一方向的知识有了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

17日上午,我们到达了嘉兴市姚庄镇,在镇政府站下车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公路比较宽敞干净,建筑物分布在道路两旁,楼层虽然不高,但是布局整齐,随处可见的树群也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镇内有新建成的体育馆供居民活动,体育馆规模很大,与一般的城市体育馆不相上下。从准备的资料来看,这是一个通过深化土地改革驱动发展的典型试点镇,早在2008年就被列为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嘉兴市“两分两换”土地改革试点。其中,“两分两换”是嘉兴市在土地改革方面具有特色的地方探索,也是我们此次在姚庄镇调研的重点。为此,我们来到了桃园新邨社区,这是嘉善县第一个高标准建设成的城乡一体新社区。从2008年开始,已累计引导2192户8425名农村居民“带地进城”,使农村居民集聚率达到40%以上,走出了一条农户自愿集聚的新路子。在社区中走了很久,四周都是整齐的楼房和宽敞的道路,整个社区面积很大,内部的健身器材和活动中心一应俱全,不少居民就在自家楼下摆摊卖一些餐点,整体气氛非常和谐。在社区的周边,有文体展览中心、姚庄医院、姚庄社会福利养老中心、姚庄中心学校等一批公共服务机构,正好在当天,我们还看到了还有老年人免费体检项目,这些场所和活动都使社区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

为了进一步了解嘉兴市“两分两换”政策,第二天上午,我们到达位于嘉兴市王江泾镇的太平村。

18日下午,我们赶到了杭州市塘栖镇,从杭州市区到镇子中有直达的公共汽车,坐上车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到达,交通十分便利。塘栖镇是江南水乡名镇,它保留了环绕京杭大运河周围的古镇,并且开发为旅游景区,游客众多。在古镇中,当地居民在胡同中卖一些塘栖特色的糕点、粽子等小吃,此外还有传统糕点体验馆等场所,丰富了当地的旅游文化。古镇的外围是比较成形的商业区和居民区,招商引资情况比较到位,在一些城市中可以见到的品牌店这里几乎都有。另外,镇内除去杭州市区来的公共汽车外,还有塘栖镇自己的内环公共汽车,镇医院、学校等处均有站点,也非常方便镇内居民通行。

通过这次调研,我深刻感受到这些试点镇在小城市培育中的成果。与一些比较落后省份的乡镇来比,这三镇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空间上都发展迅猛。在小城市培育过程中,镇一级要找准自身特色,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建立起“一镇一业”的发展模式。比如姚庄镇和王江泾镇通过土地改革政策实现人口集聚,同时来带动招商引资办厂,逐渐形成产业集聚;而塘栖镇就依靠自身的旅游资源和与杭州市区交通便利的优势来围绕古镇不断向外延展。而我本人也在此次调研中通过与当地工作人员和居民交流收获了很多,打开了视野,乡镇在我脑海中的固有印象被彻底改变。科研要一方面要背靠理论,另一方面也要面对现实,这次“面对现实”的过程,让我对于小城市培育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有了一个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

 
版权所有 © 武汉大学 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 邮编:430072 鄂ICP备075013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