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研究院简介 人才培养 招生信息 大学生课题 研习园地 发表论文 团队研究 联系我们
武汉大学官网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人才培养
学习方式与习惯的培养,开启学术之路——北京院见习体会
信息来源;李文晶报    发布时间:2017-04-05  

很有幸能于2017年2月14日至3月21日于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北京院参与见习,也十分庆幸这段经历能成为我研究生生涯的“第一课”。去之前的懵懂无知确似一张白纸,无论是在之前的学习中还是在之前的生活中,与之前的老师、师兄师姐就“如何进行知识积累”、“如何进行论文写作”等与学术研究相关话题讨论的次数都极少。在北京院一个月的所遇、所知、所感、所想都是之前从未有过的,它真正的为我推开了通往学术殿堂的大门。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厚积才能薄发、积沙方能成塔

在见习期间,我主要参加了教育供给侧、资源型城市、房地产长效机制和部分其他与两会相关问题的研究,无论这些研究最终的结果是论文还是报告,无不是经历了一段漫长且工作量极大的文献积累与反复讨论修改过程。从一开始认为文献研究是简单重复性的低级劳动,到后来真正开始成果制作,才意识到这才是提出自身观点,真正理解经济发展规律的必备基础。一个多月的见习生活,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自己知识储备尚浅、学习能力尚待提高,与师兄师姐还有较大差距。后面5年的学习生涯将是我能利用的,追赶前辈、完成大量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这次的见习也让我领悟到了日积月累、积沙成塔的重要性,相信对我日后的学习受益匪浅。

二、“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互助才能并肩前行

很难再找到如战略管理研究院一般,师生频繁面对面交流、同门师兄弟互帮互助的研究平台。见习伊始,查找文献的速度极慢,是北京院的师兄师姐手把手传授的在何处能方便快捷的找到最新文献,如何粘贴文献能清晰明了,甚至应该选用何种搜索引擎进行文献搜索,所有的师兄师姐无不是倾囊相授,他们让我看到了学术路上的狂热与严谨,真诚与执着!到文献归纳整理、论文写作时,老师时常组织我们开会讨论,如何进行一个框架的整理,该项研究的重难点为何、初稿的主要问题与如何改正都是会议的主要问题。辜老师利用其一切可能时间传其道、授其业,真正的解决了我心中诸多疑惑,也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老师的鼓励、师兄师姐的帮助使我更加明确了在学术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想借此机会向老师、师兄师姐道一句感谢!也希望通过后续的积累,有一天,在学弟学妹需要的时候,自己也有能力像师兄师姐一样,将“传、帮、带”继承下去。

三、“时不我待,岁不我与”,高效率完成工作

办公室、寝室、会议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构成了在北京一个月见习生活的绝大部分,在那儿时会感叹自由的时候好少,回武汉后,却不止一次感叹,那时候真好,闲不下来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每天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作为新人,很难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甚至抓不到一丝头绪,时常和工作量更大的师兄师姐加班到半夜,但还记得按时完成文稿后师姐脸上的笑容,一块儿完成PPT后出门还能找到家麻辣烫的欣慰。繁而不失条理,乱而不失章法,不拖延,按时且尽可能将自己所知所想运用进去,高效保质的完成工作,相信坚持这些将会使我的学习之路更加顺畅。

四、假楫舟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感谢平台的培养

北京院是学术研究、接触社会的重要平台,它给了我众多的机会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在这里,我非常有幸地旁听了例如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论坛等众多学术会议,现场了聆听了多位学术大师的重要观点,有幸了解了诸多问题国内研究的最新方向与最新成果,开拓自身视野的同时不得不感谢平台所给予的机会。

在北京院一个月的学习与生活,虽时间短暂但收益颇丰。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我必加强自身积累,听进,学好,用尽老师与师兄师姐的教导,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的走好学术科研之路。

 
版权所有 © 武汉大学 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 邮编:430072 鄂ICP备07501363号